《送元二使安西》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,教案中包含了诗人简介、诗作赏析、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。通过本教案,学生可以了解王之涣的生平事迹,感受诗作所表现的情感,并能够掌握教学重难点,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。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作,提高语文素养。
本文目录导读:
1、知识与能力:了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,掌握《送元二使安西》的诗意及表达技巧。
2、过程与方法:通过朗读、翻译、讨论等方式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,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情感,引导学生珍惜友情,学会关爱和陪伴。
教学重点:
1、掌握《送元二使安西》的诗意及表达技巧。
2、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情感。
教学难点:
1、对于诗歌中典故的理解和运用。
2、对于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和表达。
教学方法:
1、朗读法:通过反复朗读,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情感。
2、翻译法:将诗歌翻译成白话文,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思。
3、讨论法: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典故和情感,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。
4、情境教学法:通过创设情境,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感。
教学准备:
1、教师准备:多媒体课件、诗歌朗诵音频、典故讲解视频等。
2、学生准备:预习诗歌,了解诗人背景,准备发言稿。
教学过程:
导入新课(5分钟)
1、播放诗歌朗诵音频,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情感。
2、提问:“这首诗是谁写的?他有什么样的背景?”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。
3、介绍王之涣的生平,强调他的豪放性格和诗歌创作特点。
4、引导学生了解《送元二使安西》的创作背景,即王之涣送别友人元二时的情景。
学习新课(30分钟)
1、朗读诗歌,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味,感受诗歌的情感。
2、翻译诗歌,将诗歌翻译成白话文,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思。
3、讨论诗歌中的典故和情感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。
4、创设情境,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感,可以让学生扮演王之涣和元二,模拟送别的场景,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。
5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珍惜友情、关爱陪伴的情感价值观,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巩固练习(10分钟)
1、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,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。
2、提问:“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个词语或句子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?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核心。
3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意思,培养学生的文学概括能力。
4、布置作业: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珍惜友情的短文或诗歌,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运用。
课堂小结(5分钟)
1、送元二使安西》的诗意及表达技巧,强调诗歌中的典故和情感。
2、引导学生珍惜友情,学会关爱和陪伴,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。
3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优秀文学作品,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