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潮教学实录


《观潮》教学实录主要围绕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展开,通过视频、图片和实地考察的方式,让学生感受大潮的磅礴气势。在教学中,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,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大潮,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。教师还结合钱塘江大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,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自然奇观。在实地考察环节,学生亲身体验了大潮的震撼,进一步加深了对大潮的认识和感受。整段教学实录生动形象,让学生在大潮的壮观景象中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。

本文目录导读:

  1. 导入新课
  2. 学习新课

导入新课

师:同学们,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——《观潮》,这篇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,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壮观的景象吧!

(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,让学生直观感受潮水的壮观)

学习新课

1、初读课文,了解大意

师:同学们,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理解词语意思,思考一下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象?

(学生自由朗读课文,教师巡回指导,纠正发音,解答疑问)

师:好,同学们,读完了课文,你们能告诉我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象吗?

生:课文主要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。

师:很好,那么你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?

生:我感受到了潮水的壮观,仿佛置身于那浩渺的钱塘江畔。

2、细读课文,理解内容

师:同学们,现在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课文,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潮水的壮观的?他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?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?

(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,教师巡回指导,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)

师:好,同学们,读完了课文,你们能告诉我作者是如何描写潮水的壮观的吗?

生:作者运用了比喻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潮水的壮观景象。

师:很好,那么你们能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?

生: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。

3、研读课文,品味语言

观潮教学实录

师:同学们,现在请大家深入研读课文,思考一下课文中的语言有哪些精彩之处?你们能从中品味出什么?

(学生深入研读课文,教师巡回指导,引导学生品味语言,感受语言的魅力)

师:好,同学们,研读完了课文,你们能告诉我课文中的语言有哪些精彩之处吗?

生:课文中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,浪潮越来越近,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,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”,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生动地描写了潮水的壮观景象。

师:很好,那么你们能从中品味出什么吗?

生:我品味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,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。

4、拓展延伸,增强体验

师:同学们,现在请大家结合你们的所见所闻,谈谈你们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认识,也请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?

(学生结合所见所闻进行思考和讨论,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)

师:同学们说得很好,我相信大家都能成为环保小卫士,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自然景观的诗歌吧!《望庐山瀑布》(唐·李白):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,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,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!

天龙八部SF,激情对战与威震热血江湖的方寸之间
上一篇 2025年10月08日
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
下一篇 2025年10月08日
https://weibo.com/u/7373540608 https://weibo.com/u/8015101139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20241121号玩家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ohu@163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